不愧是印度人!新型导弹试射,失控后向参谋长“索命”
最近,印度再次向全球秀出了他们非凡的科研和军事制造实力。印度那边在一艘驱逐舰上测试了一颗新搞出来的“反舰导弹”。没想到这导弹在测试中突然来了个180度大转弯,直接朝母舰的上层结构飞去。巧的是,印度海军的头头儿当时正好在那儿。还好这次试射没装真弹头,不然这位大佬可就得提前去拜见湿婆神了。
这次意外对印度的战略部署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。45枚导弹被暂时搁置不用,让他们的战略防线出现了漏洞,偏偏这时候中国004型航母正在进行海试,巴基斯坦的导弹部署也在加速,正好给了他们一个战略上的空档。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(DRDO)想靠BM-04高超音速导弹来转移大家的注意力,但那种组装方式只是之前事故的翻版,2024年那次出丑已经表明了这种方法行不通。在国际市场上,越南、菲律宾这些可能的买家都开始重新考虑订单,印度军火出口预计会少赚18亿美元,这让他们的战略计划很是尴尬。
别看印度人表现得特别伤心,但我觉得这事儿挺常见的。说实在的,要是印度人一点问题都没有,那才叫奇怪呢。
首先,这款导弹跟印度军队里的装备一样,都是从各国拼凑来的。尽管印度说他们已经实现了90%的国产化,但其实这导弹的核心部件还是存在问题:比如俄罗斯的红外成像组件和印度自己研发的软件不太匹配,用起来有点卡;以色列的改进型发动机在攻击军舰时,动力输出曲线根本对不上;还有法国的“数据链”,带宽只有设计值的63%。这些问题都使得这款导弹的价格直线上升,一枚就要1200万美元。
这种东拼西凑的导弹系统,直接让导系统出了问题。原本,复合制导系统该是相互备用的,但没想到数据链突然断了,红外信号源也认错了,结果就乱套了。这可不是个例:就拿2022年那次“乌龙”事件来说,导弹因为惯性导航出了偏差,结果偏离目标足足300公里;还有早期的某种导弹,更是以它那离谱的飞行路线出了名。
印度心里明白这款导弹毛病不少,所以他们搞技术测试时,老爱用那个“保险招儿”,就是试射时不装真弹头,只放个模拟的上去。这样一来,就算导弹有啥不对劲儿,也不会惹出大乱子。就拿2021年那事儿说吧,“增程版”导弹不小心掉进了居民区,但因为没装战斗部,所以没闹出啥大动静。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老这么干,结果就陷进了“反正也不出大事,何必太较真”的怪圈里。
说到这款导弹以后会不会有啥新改进,我猜可能性不大,因为印度的安全体系问题也挺让人担忧的。你看,2023年在昌迪普尔靶场试射不是出事儿了嘛,可到现在,安全缓冲不够、自毁系统失效这些问题还没搞定。还有啊,印度军工那边老有些拖拖拉拉的毛病,2022年氟利昂炸了以后,说要改57个地方,结果到现在43个都没动。
这次导弹风波,说白了就是印度军工体系里老早就有的大问题终于憋不住了。国防现代化变成了一场政治秀,技术突破靠的全是买国外的装备,就算军费再多,也挡不住安全漏洞百出。印度要想改变这局面,恐怕得先正眼瞧瞧那些在靶场上乱飞的导弹,那可是实打实的问题啊。可印度的婆罗门阶层呢,他们觉得自己啥都是对的,别人都是错的。所以,你说破天,他们也听不进去。
